持久有效的英默方法—系統拼音、語法的結合
韋惠英
為什麼要默書?
英語非學生的母語,需要訓練“你(教師)講我(學生)寫”的能力,因為日後升學、工作,記錄筆記要用。但英默卻成為香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原因有三:
- 大多數學生靠死記硬背,而不是運用拼音和語法知識來默書、核對。
- 默書方法錯誤,越高年級所默越深,成績更不理想,學生挫敗感日增,因而害怕、討厭英文。
- 學生用了太多時間溫習英默,剝奪了課外閱讀和遊戲、運動的時間。
英文主要是表音文字,著重符號和語音的關係。學生掌握從字母到語音的轉換技巧,會讀就能按發音、音節來拼寫,就不用死記硬背來串字默書。
以下介紹2001-2007在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小一至小六各級,配合系統拼音(systematic phonics) 和系統語法(systematic grammar)教學,來進行默書的經驗。
該校是隔一星期進行中、英文默書,默書成績不計入平時分。平時分是學生錄音功課的成績,學生默書成績大都很理想,默書並沒有做成學生的壓力,四年級已開始聽寫,培養學生不死記硬背、聽到就默寫到的能力。
一至三年級—建立音素意識,按音節默寫單字、句子
一年級
拼音教授是透過主題曲,唱出和學會26個字母的名和音(names and sounds),和複合子音(consonant digraphs)如sh, ch, th的音,當教了a ,b, c, d, e, f 數個字母,才開始進行聽寫(listen and write )的活動。
Listen and Write就是教師讀出一個單音節生字,學生在給予的答案中挑選答案,只填寫頭音,以鞏固、評核學生對輔音(simple consonants)的音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例如:bat(c, b, d),fog(f, b, d)。
默書時,老師強調學生需先聆聽,及察看老師的嘴形,老師會讀三次;第一次是先聆聽,第二次是先聽後寫,第三次是核對所寫。“老師停下來,才開始默寫”的習慣要從小一就開始訓練,因為很多學生默書時,一聽老師開口,就馬上動筆,就容易漏聽了。當然,老師也要給予學生充份的時間。
二年級
拼音教授是透過主題曲,唱出和學會輔音群(consonant blends) 如bl, cl, sl, dr, tr 的音,默書就是填寫輔音群作字首發音的單音節生字,例:black,clap、填寫單音節字的尾音,例:strip,sweat、一個音節的主題生字,例如body的主題生字:hand,leg,hip,neck、和簡單的重複句式,例: I can run. I can jump.等。
一、二年級採用的教科書是My First Phonics Series和紐西蘭出版的,運用重複句式編寫的故事書Magic Box。
三年級
拼音教授是透過主題曲,唱出和學會consonants、 consonant blends 及 consonant digraphs 在字頭、字中間(第二個音節的頭音)及字尾的發音,培養學生透過聆聽來分音節的能力。
默書是默主題片語,三年級開始,學校採用的教科書是Fun With Phonics Series和運用主題教學方法編寫的Ready to Go English Text Types,而3A 第一個主題是食物, Activity Book 就學了多個有關食物的片語,如a bowl of rice,a piece of toast,a bar of chocolate 等,默書就會默這些片語,老師提醒學生在默多音節的生字時,須按音節默寫。
除了默課文生字片語外,在默7 Days of the Week,先和學生重唱一年級時學過的7 Days of the Week這首歌,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但默時老師就按7 days 的深淺來讀默,如 Sunday Friday Monday Tuesday Thursday Saturday Wednesday,並提醒學生Wednesday有兩個字母d, e是不發聲的(silent letters),按兩個音節默寫後,數數是否有寫了9個字母,這是默不合乎拼音規律生字的技巧。
四至六年級—用拼音和語法知識來聽寫、核對段落
四年級
拼音教授是透過主題曲,唱出和學會18個元音(vowels)的拼音規律、學習運用字典認讀重音(word stress)、利用類推法(analogy)及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讀不合乎拼音規律的生字。
除按課文進行讀默字詞句外,並開始聽寫(unseen dictation)。Ready to Go Grammar in Context 3B 教了simple present tense 和 subject- verb agreement,故聽寫時,便要求學生能運用subject-verb agreement的語法知識核對所默。
由四年級開始,老師把不規則動詞表(irregular verb tables)張貼在課室牆上,利用上下課前的一些空隙,全班一起有節奏地誦唱出四個時式。
小三、四默書範圍是課文的10-20個生字詞和句子,老師只會選默10個,並鼓勵學生盡量把認識的主題生字默寫,誰默得最多,誰就能刷新該次默書的紀錄。學生很喜歡這樣的挑戰,爭著要破紀錄。有趣、無壓力的比賽,激發孩子進入“自動波”學習模式。
小一至小四默書沒有給予分數,老師用原子印或貼紙作獎勵,愈多默對,愈多原子印,五個原子印有一個貼紙,最多的有一個特別大、漂亮的貼紙貼在默書簿的簿面。
五年級
按課文進行讀默段落、預習課文作業所列的同義反義詞和聽寫;在聽寫時,訓練學生按語法、語意(邏輯思維)核對所默,例: There are no oranges left. We eat fruit, vegetables and rice every day.(no後用plural noun是語法知識;是fruit而不是food,因為vegetables及rice都是food,是語意知識)。
五年級時,所默段落已較長和生字較深。因為要準備學生升中。小五默書開始評分,但不以100分為上限,除默指定的課文內容外,亦會讀默教科書裏預習作業所列的同義詞、反義詞、動詞表、主題相關的生字等,而給與額外分(bonus mark)。學生的得分往往超過100分,能力較弱的學生在額外分數部分也有良好的表現,得以彌補指定默書部分所失的分數。令老師高興的是,絕大多數的學生都不緊張分數,也鮮有向老師複核分數的情形出現。
全班三十二人,仍只有四五個學生英默不合格,一半學生有八九十分的成績,亦從沒有聽到家長、學生投訴英默艱辛。
六年級
可是,到了六年級第四次默書,卻有十一名學生不合格。老師探究之下,發覺有些學生家長和補習社,還是要學生背默來準備默書。該次要默故事The Story of Halloween(全文683字)的兩段,共152字。成人要學生背默,無怪乎這麼多人不合格了。
雖然老師一直強調學生不要背默課文,但部份學生還是用了錯誤的方法。這一來,學生便沒有運用拼音和語法知識來默書,達到訓練學生聽寫的目的。
第五次默書時,老師作了一個新嘗試。在教完Mrs. Mossop掇 Table(全文1318字)後,作了以下的調式:
- 老師在課文中選取15個希望學生能運用在寫作上的生字美詞;
- 學生從教師所選的15個生字美詞中自選5個作句子;
- 該次默書包括:讀默15個生字美詞、聽寫一段6年級TSA試卷及背默10個不規則動詞的四個時式;
- 老師鼓勵學生在該課作文中運用這些生字美詞。
老師這樣做,是希望把拼音、語法、閱讀、默書和寫作學習統整,讓默書成為更有意義的事。這樣模式的默書進行了兩次,既要讀默單字、片語、句子、聽寫課外段落,及背默動詞的時式,所默內容較以前多,但不合格的學生人數回復到從前的四五個。
第四次默書不合格的學生說這樣默書較以前默段落時來得淺,原因可能是成人還是要他背,但他要背的只是15個生字美詞。成績好的學生說兩種默法都淺,但後者對寫作有幫助。
上述的默書方法----淺入深出, 從小—開始,配合有系統的拼音、語法教學來進行默書,成效顯著;其效果更可延展至上中學,這些學生升中後進行聽寫(unseen dictation)時,也可以應付自如。2007年5月香港無線電視星期二檔案“默書起革命”報導了這個淺入深出的默書實驗。
教學影片
|
|